笔趣阁 > 都市小说 > 从1983开始 > 章节目录 第六十四章 三块敲门砖(2)

 推荐阅读:

从1983开始 第六十四章 三块敲门砖(2)


    “这个信仰迅速崩塌的年代。
    我们以前崇拜的是伟人,烈士,科学家,劳动模范……我们曾以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,但当改革开放到来,短短几年间就让每个人体会到了社会变革的冲击与迷茫。”
    戴临风抿了口茶水,直接被这个开头吸引。
    “在此之前,我们的主流文化都是宏大的,以革命叙事为主体的各类作品。
    人物和价值观都存在明显的政治界限,支持革命的、反对革命的、不支持也不反对的……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都可以用这三类概括。
    但《上海滩》却很难用一种革命、不革命的概念来界定。
    它的故事主题和结构,是黑帮江湖、血腥暴力、兄弟情义、儿女情长。
    它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,我们形容许文强,往往觉得他是个好人,但同时又不能否认,他其实就是个流氓头子。
    这正是《上海滩》的成功之处,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,也没有绝对的坏人,人性复杂,才是生活真实。
    我们之前的影视作品,都无限趋同于一种属性——政治性,以至于抹掉了它与生俱来的两个属性:艺术性和商业性。
    一些老魔都人,都在批评这部电视剧,说人物和社会环境不是真实的魔都,演绎的不是《上海滩》,而是《香港滩》。
    的确,《上海滩》不符合历史,但它符合大众文化需求。
    这其实是一种电视剧的全新模式,在挑战着我们的传统观念,是一种文化输出……”
    戴临风把老花镜摘下,仔细擦了擦重新戴上,并且用笔在这两句话上画了条线。
    “大运动之前,我们的创作能力十分强大。改革开放之后,原创能力似乎消失殆尽,只会拍名著,拍小说。
    固然在艺术层面上,秉持着弘扬中华文化的理念,但这些名著、小说绝不符合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。
    现在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革命叙事的伟光正,想看到更多元化,更接近生活,或更符合精神幻想的作品。”
    “老戴!”
    “老戴!”
    妻子见他进了书房就没出来,忍不住喊了几声,还不应,遂推开房门,见老头坐在椅子上,捧着份稿纸一动不动。
    “看什么呢,这么专心致志的……”
    妻子嘀咕一句,轻手轻脚的关上门。
    “文化输出,首先要有强大的商业价值和认知共性。
    比如前几年的《霍元甲》,今年的《上海滩》,首先观众要喜欢,尤其是青少年喜欢。其次,两地同根同源,不存在认知差异。”
    戴临风就像审阅内参、报告一样,拿着钢笔不断批注,看到这一段忍不住写道:“《加里森敢死队》、《血疑》是国外作品,并非同根同源,却形成热点,何解?”
    他写完思量,又把这句话划掉,重新写道:“《加里森敢死队》在于战争和成长,《血疑》在于疾病和家庭伦理,此乃全人类的认知共性,且有群众对新事物的极度渴求在内。”
    接着往下看。
    “青少年的观念并非根深蒂固,容易接受新事物。当他们把一部作品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,很容易扎根到土壤,形成一种真正的文化基因。”
    戴临风皱着眉不太理解,毕竟有时代局限。
    其实很简单,一说漫威都懂了吧?甭强调什么“我就不喜欢漫威”“我从来不看漫威电影”。
    还有一群人嚷嚷,不能让漫威荼毒青少年巴拉巴拉。
    这种论调特没劲,因为说白了还是国产电影不行,要是年年都有《红海行动》、《流浪地球》,中国电影产业越来越好,自身实力过硬,观众必然是支持的。
    “商业性的概念很难表达,暂总结为两点:通俗化和娱乐化。
    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是一个经济社会,1979年,魔都电视台播出了参桂补酒的广告,才宣告国内第一条电视广告的诞生。
    我们的作品,更多是对社会现象的弘扬和批判,是展现人民的生活状态,根本没有所谓的通俗化和娱乐化。
    不过随着经济发展,物质丰富,具有天生平台优势的影视剧,其商业性也会越来越显著,甚至能达到一种起决定作用的程度。”
    看到这儿,戴临风不禁笑了笑,提笔批注:“未免夸大其词。”
    因为八十年代没有娱乐圈,没有明星,那叫文艺工作者。每个参与进来的人,皆抱着一种对待艺术作品的态度,自觉身上挑着重担,影视剧都是很神圣的东西。
    而最后,文稿中写道:
    “无论题材立意、故事结构,还是人物塑造、电脑特效等等,我们都非常非常落后。连很多演员的表演方式,都承接着样板戏的习惯。
    一部《霍元甲》如此,一部《上海滩》如此,国门初开,已窥端倪。若不发奋进取,再过几年、十几年,当外来文化大举进军,我们便只能做一个被动输出的对象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洋洋洒洒一万多字,文笔清晰,逻辑分明。
    戴临风逐字逐句的看,甚至某些段落重复的看,以致脖子酸痛,眼睛昏花,不得不起身运动了一下。
    运动之后坐下来,又觉意犹未尽,干脆重新看了一遍。
    首先,他完全同意许非对《上海滩》的观点。
    由于这部剧在民间影响太大,前不久连《参考消息》这样的报纸都给予了关注。也的确有一些老魔都人大肆批判,还拿8年的电视剧《上海屋檐下》作对比。
    这是根据夏衍的话剧改编,原汁原味的老魔都,跟《上海滩》泾渭分明。
    但戴临风觉着没必要对比,这就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。一个遵从历史,一个更符合大众需求。
    跟着也引出第二个论题,国内的原创作品太少了。
    民国时期以及搞运动之前,那会没有电视剧,都是电影人。那些电影人的创作能力非常强,比如李天济的《小城之春》、袁牧之的《马路天使》、谢晋的《女篮五号》等等,都是经典传世的作品。
    结果一场运动给搞没了,现在真的就会拍名著,拍小说。
    拿去年来讲,《今夜有暴风雪》、《红岩》、《高山下的花环》(电视剧版)、《长夜行》都是小说改编。
    再有就是,戴临风对“文化输出”和“商业属性”两个观点持保守意见,总觉着有些夸大。
    但他对“自家的影视产业要发奋进取,避免被人家干掉”却绝对支持。
    “哎……”
    老头喝着早已凉了的茶水浑然不觉,自言自语道:“这小子的花样还真多。”
    他忽然发现,自己对许非的印象非常清晰。
    第一次,是研究探春故事线的时候,觉着年轻人有想法,极为难得。然后又知道了他善画画,多才多艺。
    第二次,是在片场看贾芸的戏,觉着非常新鲜出彩,哦,还是个会演戏的。
    第三次,便是今天。
    这份文稿的价值颇高,已不仅仅是有想法、会演戏能形容的了。
    戴临风也是辽省人,早期参加过革命,后来调进央视,一路坐到了副台长的位置。他的阅历自非常人可比,晓得这小子定有所图。
    就像古代文人入京,会将自己的诗词经义投给名宿大儒,以获得举荐。
    老头比较开明,不然也不会引进国外电视剧,在央视增加广告业务。所以他并不反感这样的方式,只要你是真材实料。
    …………
    从第一篇文稿之后,俩人便达成了某种默契。
    许非有想法了就写点东西出来,然后送过去,戴临风都收着,但从不发表意见,更没问他想求什么。
    其实刚重生那会,许非就列过一份自己能干什么的清单,最后发现还是老本行最拿手。只是年代特殊,个人行为束手束脚,必须得拓展人脉,培养关系。
    所以甭看他忙活,目标一直明确。
    当然了,他进《红楼梦》剧组也不只为了培养关系,是真心喜欢这部剧,好容易重生一次,自然得参与参与。
    (友情推书《电影风华》)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